功率放大器技术指标里的放大增益和输出功率有什么区别?
放大增益是指祚大器的放大能力,定义为输出功率-输入功率,单位为dB 输出功率是放大器经过放大后的实际输出状态,单位是dBm 增益:不失真的情况下的放大倍数,一般以dB形式表示 功放线性:表征功放放大信号的失真程度,失真越小越好 功放最大输出功率:功放的最大输出功率有时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线性指标 功放额定输出功率:比如某个功放被称作2W功放,或者10W功放,就是指的它的额定输出功率 功放效率:效率越高,功放越省电 功放按照用途分,大致有音频功放、射频基站功放、射频电源功放、射频手机功放放大器的增益是什么意思啊?
放大器增益是放大器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比值的对数,用以表示功率放大的程度。亦指电压或电流的放大倍数。同样,分贝就是放大器增益的单位。
放大器输出与输入的比值为放大倍数,单位是“倍”,如10倍放大器,100倍放大器。当改用“分贝”做单位时,放大倍数就称之为增益,这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呼。
电学中分贝与放大倍数的转换关系为:AV(I)(dB)=20lg[Vo/Vi(Io/Ii)];Ap(dB)=10lg(Po/Pi)分贝定义时电压(电流)增益和功率增益的公式不同。
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是P=V^2/R=I^2R。采用这套公式后,两者的增益数值就一样了:10lg[Po/Pi]=10lg(V2o/R)/(V2i/R)=20lg(Vo/Vi)。使用分贝做单位有很大好处。
扩展资料
电路中放大器的稳定性由噪声增益决定,而非信号增益。大多数现代运算放大器都能在单位增益下稳定,但某些特殊用途的放大器无法做到这一点。与标准单位增益稳定型运算放大器相比,非完全补偿运算放大器可提供独特的优势,比如更低的噪声电压和更宽的带宽。
强加噪声增益可为各种应用带来好处。例如,若要利用一种或多种特性,可能需采用低于其最小稳定增益的非完全补偿放大器。
通常它将不起作用,但若对噪声增益进行处理,则可“欺骗”放大器,使其误以为它工作在较高的增益下。强加高噪声增益的另一个绝妙的好处是它可以提高放大器驱动容性负载时的稳定性。
取决于具体情况,强加噪声增益通常需要在电路中加入一个电阻或一个电容。它可能简单到只需在反相和同相输入之间添加一个电阻、在反相输入和接地之间添加一个串联RC电路,或者将元器件与输入或增益电阻并联。
强加噪声增益带来的好处似乎好得难以置信,但通常情况下它会牺牲一些性能。采用这种方法会造成输出噪声和失调电压的增加。但不可否认的是,说不定哪一天“强加”较高的噪声增益就派上了用场,成为运算放大器的又一种强大的技术特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益
请问功率放大器的增益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放大器的增益稍大于线路(电缆,功分,耦合)的损耗最好。当放大器增益远大于线路损耗时,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因为放大器是有噪声的。
放大器不失真的放大最小信号与最大信号电平的比值就是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实际运用时,该比值使用dB来表示两信号的电平差,高保真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应大于90dB。
自然界的各种噪声形成周围的背景噪声,而周围的背景噪声和演奏出现的声音强度相差很大,在通常情况下,将这个强度差称为动态范围,优良音响系统在输入强信号时不应产生过载失真。
而在输入弱信号时,有不应被自身产生的噪声所淹没,为此好的音响系统应当具有较大的动态范围,噪声只能尽量减少,但不可能不产生噪声。
扩展资料
功率放大器在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和传送在同一频率信道(即载波)的不同时隙,用保证时间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
TDD系统有如下特点:
1、不需要成对的频率,能使用各种频率资源,适用于不对称的上下行数据传输速率,特别适用于IP型的数据业务;
2、上下行工作于同一频率,电波传播的对称特性使之便于使用智能天线等新技术,达到提高性能、降低成本的目的。
时分多址(TDMA)模式:
同一频率的载波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分成若干相等的小时间段,供多个不同号码的用户使用不同的小时间段来实现连接的通信方式。
简而言之,它是将一个狭窄的无线频道分割成框架性的时间片断(特别是3和8),并将每一个时间片断分配给每一个用户的数字无线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率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