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域超多大面积需要做机械排烟(无自然排烟)
看看《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 4· 8.3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 1 高层建筑面积超过 100′ 、 非高层公共建筑 中建筑 面积大于 300耐 且经常有人停 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 2 总建筑面积大于 ⒛ 0′ 或一个房 间建筑 面积大于 50彳 且 经 常有人停 留或可燃 物较 多 的地下 、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 、 半地下室 ; 3 多层建筑设置在一 、 二 、 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 ⒛ 0′ 或设置在 四层及 四层 以上或地下 、 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高层建筑 内设置在首层或二 、 三层 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 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根据防排烟的一般规定来看,面积100以内的办公室、商铺是不是都不需要做防排烟?
不是。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版。8.5.4条,地下或半地下室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且经常有人停留活可燃物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施。防烟和排烟设施的设置要求有哪些?
1)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①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②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③ 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
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厂房、仓库和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① 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
② 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满足自然排烟口的面积要求。
2)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① 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② 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丁类生产车间。
③ 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丙类仓库。
④ 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3)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① 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② 中庭。
③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④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⑤ 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4)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施。
1000平方的公共建筑需要多少排烟
看看《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 4· 8.3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 1 高层建筑面积超过 100′ 、 非高层公共建筑 中建筑 面积大于 300耐 且经常有人停 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 2 总建筑面积大于 ⒛ 0哪些场所应设置排烟设施?
一、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丁类生产车间。
3、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丙类仓库。
4、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二、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2、中庭。
3、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4、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5、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三、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施。
扩展资料:
很多高层建筑、地下工程、交通隧道、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惨重教训,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设计安装好防排烟系统和确保系统的性能长期良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火灾事实告诉我们防排烟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有效地控制烟气的蔓延;且排烟迅速及时,对救人、救灾工作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关系到救灾救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消防设施,必须要设计安装好,维护保养好,保证使用期内长期的性能良好状态。
按建规要求在建筑中必须设置的所有排烟设施组成的系统叫排烟系统。在电厂,排烟系统是由引风机、烟道、闸门和烟囱等组成。其任务是排出炉膛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烟气。
排烟系统的作用是——建筑内一旦发生烟火灾情,能迅速启动,及时地把烟气排出建筑外,使疏散人员、救灾人员不被烟火所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救人救火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排烟系统